GH卧式三相标准型(刹车)减速马达
GH系列卧式齿轮减速马达
语言
异步电机,也常被称为“感应电机”,是工业中最常见的电机类型。
工作原理: 电机的定子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后,会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 。这个旋转磁场会切割转子上的导体,在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(这就是“感应”或“异步”的由来)。带电的转子导体在磁场中又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,从而推动转子跟着定子的旋转磁场一起转动。
关键特性:
转速相对固定: 它的转速主要由电源频率(如50Hz)和电机极数决定,不能在大范围内平滑改变。常见的4极电机在50Hz下的同步转速 是1500转/分钟(RPM),实际负载下的转速略低,约1400-1450 RPM。
“高速低扭”: 在直接输出的情况下,异步电机本身是一个“高速低扭矩”的设备。它转速高,但直接输出的扭矩有限,无法直接拖动沉重的负载低速启动和运行。
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: 很多设备需要的是低转速、大扭矩 (比如搅拌机、传送带、起重机),如何把电机的高转速转换成我们需要的低转速呢?答案就是减速机 。

第二部分:减速机(变速增扭机构)
减速机,本质上是一个齿轮箱 ,里面包含一套或多套齿轮组合。
核心原理:杠杆原理
想象一下用扳手拧螺丝。用很短的扳手很费力,但换一个长扳手就省力很多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的手移动的距离(速度)变长了,但出的力(扭矩)变小了。
减速机正好相反: 它用一个“齿轮杠杆”系统,以牺牲转速为代价,来放大输出扭矩 。
工作过程:
输入: 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,接收电机的高转速(例如1400 RPM)。
齿轮啮合: 输入轴上的小齿轮(主动轮)与输出轴上的大齿轮(从动轮)相啮合。
减速: 小齿轮要转很多圈,大齿轮才转一圈。这就实现了转速降低 。
增扭: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(忽略摩擦损耗),功率 P近似不变 P=T×n/9550。由于转速 n大幅降低,扭矩 T就必然同比例地增大。
关键概念:减速比 (i)
这是减速机最核心的参数。
定义: i=电机输入转速/减速机输出转速•
举例: 如果电机转速是1400 RPM,你需要输出转速是14 RPM,那么你需要减速比 i=1400/14=100的减速机。
扭矩关系: 输出扭矩≈电机扭矩×i×机械效率•
继续上例,一台2.2kW的电机,在1400RPM时扭矩约为15 N.m。经过减速比100的减速箱后,输出扭矩理论上是 15×100=1500N.m(再乘以一个小于1的效率系数,比如0.95)。这与我们之前的计算是吻合的。
总结: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
电能 → 机械能(高速): 三相交流电接入异步电机,电机轴以高速(如1400 RPM)旋转,输出中等大小的扭矩。
变速增扭: 电机的高速轴连接到减速箱的输入轴。通过内部多级齿轮的啮合传动,将高转速按预设的减速比 (如100:1)降低到设备所需的低转速(如14 RPM)。
动力输出: 减速机的输出轴以低转速、高扭矩的形式驱动工作机械(如搅拌桨、传送带滚筒)。
优点 of 这种组合
匹配需求: 完美地将电机的高速低扭特性,转换为设备所需的低速大扭矩特性。
结构紧凑: 比试图直接制造一个低速大扭矩的电机要紧凑和经济得多。
可靠性高: 技术成熟,维护方便。
“异步电机+减速机”是工业传动中无可替代的黄金搭档,满足了绝大多数机械设备对动力源的要求。